被遗忘的妖怪文化之源,这本书的意义,让中国“妖怪”有了历史

作者:小婉思语
原文链接: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516555055563447
一、《中国妖怪故事》一书的前世今生
在日本的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到了夏日的夜晚,各路妖魔鬼怪就会聚集到一起,举行一场盛大的游行。据说,如果有人见到过它们,那么这个人就会因此受到诅咒而丧命。这就是关于“百鬼夜行”的故事。
实际上,《百鬼夜行》中的鬼怪模样大多取材于中国的千古奇书《山海经》。日本的鬼怪文化有很大一部分都传承于中国。自唐代以来,大量遣唐使者的出访,以及文化输出,将中国的志怪小说和各类典籍传往日本。

日本著名的妖怪研究学者水木茂曾说:
“如果要考证日本妖怪的起源,我相信至少有70%的原型来自中国。除此之外的20%来自印度,剩下10%才是其本土的妖怪”。
由此可见,中国妖怪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之大。二战以后,水木茂撰写了《妖怪事典》、《日本妖怪大全》一书,对日本的妖怪文化做了一个全面的总结,这两本书对日本妖怪文化的发展和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此后,日本的“妖怪文化”经过了自身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日本文化产业。虽然,对日本来说它只是一个舶来品,但是它却成为了日本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反观中国,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以及社会动荡和岁月的变迁中,妖怪的艺术文化却被国人渐渐遗忘、埋藏在了尘埃落土里,不禁令人唏嘘。
可是,有那么一个人却做了一件不同寻找的事。他为中国的“妖怪们”做了一本书,这本书叫做《中国妖怪故事》。

可以说这是一本真正记录“中国妖怪”的百科全书,换句话说,我们的“国产妖怪”终于有了自己的历史和根据地了,我们中国妖怪文化的研究史上也能写下那么浓重的一笔了。
写这本奇书的人,叫做张云,是一位作家,也是一位记者,编剧。他出生在皖北的农村,从小听着村里的老人们讲述那些光怪陆离的鬼怪故事长大。因此,他对妖怪这个词有着不一样的深切情愫。一直以来,这个有趣的男人都有一个特别的嗜好,就是喜欢搜集民间历史上的神怪故事,他也曾出版过多部志怪小说,比如《鲸背上的少年》、《白驯鹿的九叉犄角》等等。
在一次访谈中张云曾说到,有一回他在一个动漫展上,碰到许多扮演成妖怪的年轻人,他饶有兴趣地与这些年轻人交谈,但是他们告诉他,这些妖怪来自日本。他非常震惊,因为孩子们所扮演的姑获鸟、天狗等角色明明就出自中国的古典典籍。
这更加触动了他想要为中国的“妖怪们”立书的想法。

他说,
“中国目前还没有妖怪学,针对妖怪的研究几乎是空白。”
为此,他前后花费了十年的时间,从大量的古书典籍中将记录妖怪的故事一个个找出来,整理研究校对,再把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最后汇录成书。这本书共记载了1080个有名有姓有出处的妖怪,同时这本书也饱藏了张云先生对妖怪文化的深深热爱,白底黑字之间,满满都是诚意。
每当翻开这本沉甸甸的“妖怪字典”时,我的脑海都会浮现出一个男人的身影,在夜晚的灯光下独自翻书写文的模样。如果,你了解了这本书背后的故事,我相信你也会非常感动。
二、中国妖怪文化的历史
既然要说到妖怪,那么总是免不了要知晓它的来龙去脉,以便于我们理解。
首先,妖怪到底指得是什么呢?
“妖怪”一词最早出自东晋文人干宝的《搜神记》:
“妖怪者,盖精气之依物者也。气乱于中,物变于外,形神气质,表里之用也。本于五行,通于五事,虽消息升降,化动万端,其于休咎之征,皆可得域而论矣。”
意思是说,妖怪是天地之精气所化,神通广大,具有超能力的生物。并且,它像寄生虫一样,需要依靠他人共生,比如是某种植物,动物,或者是人的身体等等。

张云根据他收集到的妖怪素材,以及他对文献资料的查阅和参考,把妖怪分为了妖,精,鬼,怪四种类型。
妖,指的是幻化成人形的妖怪。比如狐妖,落头民等。
精,指的是物的灵性所化,比如蜘蛛精,精卫鸟等。
鬼,就是以魂魄形式出现的魂灵。
而怪,主要说得是异常的事物或现象。
其实啊,妖怪一说也不是我们的祖先凭空创造出来的,它本身的出现发展过程中就包含了先民对于社会的认知,和超自然的理解。
一方面,它寄予了人们对于生命的无限遐想,以及对自然的敬畏和歌颂。
另一方面,它受到了古人巫术、占卜、祭祀文化的影响,与原始宗教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原始社会民俗的一部分。
其次,中国的妖怪文化,也是从口头流传开始,逐渐成文记载,最后演变成了中国文学上的志怪小说。

春秋战国时期,诞生了对志怪小说影响十分深远的两本著作,一本是《山海经》,它内容涵盖丰富,极具文献价值,是关于妖怪记载的大宝库。
而另一本叫做《汲冢琐语》,被誉为“古今记异之祖”。
这本书很有意思,它本来是汲郡人盗发魏襄王时所记载的历史,里面包含了很多占卜,占梦之类的故事,但是它的出现意味着志怪小说开始独立门户,而不是和历史共同出现在史著中。
除此之外,还有《禹本纪》、《归藏》、《伊尹说》、《黄帝说》等书籍的出现,也为先秦志怪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经历了一个较为成熟的完善期,它不仅诞生了中国志怪文学史上的另一部瑰宝《搜神记》,也推动了唐代传奇小说故事的发展。

后来,在宋元明时期,妖怪文学的创作在小说体裁和形式上有了更多的突破,比如最广为人知的《聊斋志异》,故事离奇生动,结构精妙巧思,令人叹为观止。但是,它的局限性就在于故事中的妖怪形象基本源于先人,而且,小说多为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题材略显单一。
志怪文学的衰落开始于民国以后,因为各种社会因素,志怪小说逐渐不再被人们提起,也鲜少有人研究著作,回想那些曾经家喻户晓的鬼怪故事如尘沙般淹没在历史中,着实令人可惜。
好在,张云先生的这本《中国妖怪全集》,得以让我们再次领略到中国妖怪文化的精髓,祖先们的奇思妙想,以及他们对于生活的感受和认知。
三、中国妖怪文化的意义
这书中的故事非常好玩,新奇,既让人觉得脑洞大开,也让人觉得忍俊不禁。本书中的妖怪故事全部都是白话文叙写,语言质纯朴素,描绘客观理性,极少带有作者个人的主观臆想。
每个故事的后面,张云先生都会注明出处。虽然,你可能仅仅看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但是为了确认这个故事的价值,以及它存在的合理性,张云先生都会翻阅大量的资料,以确保它的真实性。
甚至有些妖怪故事,因为书籍中找不到妖怪具体的名字,而只能被放弃,十分可惜。
当然了,透过这些诡异曲折的鬼怪故事,我们好像又打来了一扇潘多拉的大门,它得以让我们窥见到古时候人们的想法和思考,这是一件很奇妙的事。

比如有些故事就透露了古人对于生活的愿景,生命的渴望,和对人性的理解。
《太平御览》中记载了一个名叫喜的妖怪,生长在水流穿过的石头缝间,模样像黑色的小孩,叫唤他,便可给人们带来食物。
这个喜的妖怪何不寄寓着人们对于生的希望呢?他们无非是把自己的想法投射在一个虚拟的创造之物上罢了。
还有《法苑珠林》中有一个火烧食鬼的妖怪。因为有些人生前贪婪吝啬,总是从僧人口中夺食,所以死后下了地狱,进了鬼道,成为妖怪,并常常被大火烧身。
它其实也表达了人们对品行恶劣之人的厌恶,希望他们能够受到惩罚。
还有一些故事本身就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象。
比如徐铉《稽神录》中讲了一个卖花娘子的故事,说鄂州有位农家子弟,当官后想娶富豪家的女儿,就派人把自己的妻子杀了,声称妻子是被盗人所害。后来,变成厉鬼的妻子和她的婢女就化作卖花女子,来寻报复。
这个故事中负心汉的丈夫形象,很有可能是作者根据当时的社会情景所创作的。

其实这些妖怪故事不仅承载了古人深刻的文化理解,民族基因,以及他们的思维模式,更透露了他们对自然社会的崇敬,以及未知世界的探索。
他们用这样一种方式编织成了一个美丽的梦,并让它永远回荡在历史的长河中。
那么这个梦,又该如何延续下去呢?
四、未来中国妖怪之梦的延续
张云先生的《中国妖怪故事全集》一书,让我们对妖怪文化的历史有了全新的认知,但是我们又如何让这些妖怪故事重新散发出迷人的魅力呢?
近年来,随着影视剧市场对妖怪题材的深度挖掘和开发,我们看到了很多优秀的作品,比如《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等等。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们重新复活了妖怪的形象。不过总体而言,在中国蕴含妖怪文化的影视作品或者其他题材的作品是不多见的。

但在日本,妖怪文化借助其他媒介形式而出现的作品种类颇多。比如,日本的推理小说家很擅长将鬼怪的故事融合进小说中,不仅深得民众的喜爱,也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像《阴阳师》、《怪谈》等。
还有日本的动漫、影视作品也有大量关于妖怪文化的作品,其中不乏经典的大IP作品,广为流传,像《夏目友人帐》、《千与千寻》等。
或许,在未来的世界里,我们也会看到更多以中国妖怪为蓝本而创作的电影,动漫,以及其他形式的作品等等。传统的妖怪们将被赋予新的价值,构成全新的艺术内涵,并重新绽放自身的光芒。
等将来的有一天,也许,我们的孩子也会指出书本的妖怪告诉我们,妈妈,那是我们的妖怪。
动画《记录的地平线 圆桌崩坏》最新KV公开 播出将延期至明年1月
【终宣】IM19.0 x锦绣风华-爱漫宇宙动漫游戏展第19季
Extended reading.
[Lion Boys] Xiao Zhang Yang's Dreams
In his dreams, he was always fighting someone. Invariably, he was knocked to the ground and lost. Reality was the opposite of the dream; he won all the way, all the time, without ever losing. But this only made him more...
"COS at Comic-Con nowadays is really hard to understand!
At this time of the year, the domestic comic exhibition will begin to be held one after another, everyone will take the opportunity to carry out a good time to play a game, in which the COS of the comic exhibition has almost become the topic of discussion of every comic exhibition must...
What do new cosplayers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when they go to a comic convention? These points are the lessons summarized by the seniors
Near the summer, many places in China are opening up comic show activities, attracting the attention of many anime enthusiasts, for many just into the COS circle of the newcomers, the comic show is a bright...
Gelcoat cos have a unique charm and visual appeal, but the netizens' focus is embarrassing
In today's secondary yuan, cosplay has become a popular cultural phenomenon. Among them, gelsuit cosplay is even more unique in its charm and visual effect, su...
Gelcoat COS is obviously great, so why is it still rare at Comic-Con? There are only a few reasons
Gelcoat COS, a hot form of cosplay in recent years, has gained a lot of popularity for its chic look and unique visual effects, but this kind of COS appears at Comic 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