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网上对《哪吒》的差评,我忍不住了

申公豹说,“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我深以为然,小编当初也是嫌他丑,没曾想在影院也哭成狗,特别是看到哪吒和敖丙牵手,哭得更伤心了。

感慨的事情先放一边,咱们直接步入正题!
《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毫无疑问是暑期档的爆款,目前已超越《大圣归来》,成为中国影史最叫座的动画电影,同时也斩获“动画电影单日票房新纪录”、“中国影史首部单日票房破2亿的动画电影”等数项国产动画电影里程碑意义的纪录,好评更是如潮水般刷爆各大媒体平台,相信大家的朋友圈也沦陷了。

当然,事有两面,一些“差评”也逐渐涌现出来,抛去和和气气理性指出电影缺点的,这些无脑喷子,我要开怼了!这里抓一个典型,在某评分网站上,点赞靠前的一位网友给出的差评如是说:各种方言、结巴、放屁、烧裤裆的梗,还有什么指纹解锁、游乐场之类的舔当代科技,所有笑点都能在半分钟之前预知,弱智当好笑。最不能接受的是把主题又变成什么“不信命”之类的俗套,那句泛中国地区最中二病没有之一的“我命由我不由天”出来的时候,我饭都要呕出来。本来我们已经很没有反抗父权的人物了,硕果仅存的哪吒也要变成这样,“削骨还父、割肉还母”完全没有,爹妈爱我,父慈子孝,让人忍不住竖中指,行吧,李靖也洗白白了,我服了还不行吗?我信命了好吧。

可以看出来这位老哥脾气比较暴躁,他的观点可以概括绝大一部分观众的差评理由了。
那么,咱们先说反驳的地方:
关于方言。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操着一口川普的太乙真人了吧,他在小说《封神演义》以及评书《群仙破天门》中,设定为元始天尊的弟子,是昆仑十二金仙之一,而他的洞府乾元山金光洞就是在四川的江油市,那么身为四川人,说四川话也没什么不妥的吧?

谁规定神仙就得说一口漂准的普通化呢?而且太乙真人在影片中的设定就像是复联里的星爵,搞笑担当,四川话也自带喜感,更显人物俏皮,讨人喜欢,从目前观众反映来看,也无不妥,死抓方言就有点吹毛求疵了。其实,很多英语电影里,也有方言,只是你听不出来罢了。因为有方言,电影才有味道,也更接地气。

关于电影里融入了一些现代科技的梗,就像暴躁网友提到的指纹解锁,也并无不妥,大家看下《哪吒》的电影分类,是动画喜剧,并不是严谨的科教片,在把握哪吒等主线不崩的前提下进行些许创新融梗,博君一笑,也就够了。
对于某些网友认为,里面的一些角色比如“申公豹是结巴、胖子太乙真人以及娘娘腔的壮汉村民”是对某一类群体的歧视,我只想说,你自认为的歧视才是偏见。作者饺子深受周星驰等港台电影的影响,其中有许多致敬的片段,相信大家也看出来了,比如戏份颇多的娘娘腔的壮汉,致敬了如花,至于是不是歧视,其实蜡笔小新动画里也经常有变性者的出现,恰好说明了群众对他们的包容性。动画里这个带头逃跑的萝莉音壮汉是与大众融为一体的,并没有被特别对待。

在各种“权”粉墨登场的当下,导演们都会变得小心翼翼,生怕触痛了某一类群体的痛点,所以才会有“黑美人鱼”“黑007”这样的妥协,其实。我倒认为,这才是一种歧视。

不知道让某权群体知道,哪吒一家5口只有哪吒的母亲殷夫人没有封神,会不会跳脚大呼不公平,然后导演妥协,安排殷夫人大战斗战胜佛的戏码?哦,对了,拜托以后千万不要出现“黑哪吒”!

此外,申公豹的结巴,其实是有深意的,导演在路演的时候解释过:申公公是豹子成精,深受师兄弟的排挤,在这种环境下造成了他心理的自卑,缺乏自信,才会有口吃的表现。

“我命由我不由天”太尬?你们高呼“瓦坎达forever”的时候不尴尬吗?

关于“命题不清”,有网友表示丑小鸭之所以成为白天鹅,并不是丑小鸭比别人努力,而是因为他爸妈是天鹅。哪吒出生高人一等,父母师父都是元始天尊级别的人物指定的,还是定数。电影什么都好,就是故事选的不好,假改命,真封建。
这位网友也直接把迪士尼等外国电影否认了个遍,那么多穷苦小子真的能娶到公主做国王吗?这毕竟是电影,是虚构的,现实中确实命有定数,人很难突破自身的桎梏,如果都抱着这种现实和电影对照的心态,那你的人生也太累了。
《哪吒》电影里很明确的表示,“别人怎么看自己不重要,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才重要。”哪吒的不公不是背景强不强,而是生来就是魔,承受了不该他承受的东西,还要被天雷诛灭,他要反抗的便是这样的命。

同时,也有网友认为,哪吒身上在戏外也背负了另一层命运,就是每次好莱坞大片上映压得国产片不敢抬头,哪吒的爆火正是一次强有力的呐喊!
关于电影中将原版哪吒“反父权、反威权的色彩”的色彩淡化,人物形象毁童年,把哪吒塑造成烟熏妆,双手插兜,满脸坏笑,活脱脱一个小魔王的形象,而原版1979年上海美影厂《哪吒闹海》是个白衣美少年,其实大家有先入为主的意思了。

文汇报一篇文章对此有详细的注解,文章里表示:这个充盈着浪漫主义情怀的“哪吒”是一个“故事新编”的角色。反倒是《哪吒之魔童降世》给主角一段又丑又混的黑历史,歪打正着地回归了人物的源头。
简单摘要如下:
按照佛经的说法,哪吒是毗沙门天王的儿子。上阵父子兵,哪吒除了帮老爹托塔,就是帮父亲带领一支夜叉大军,所以,他别号“鬼王”和“夜叉大将”。唐代的宗教书籍里描述哪吒“恶眼见四方”,跟美少年不沾边。元代成书的《三教源流搜神大全》里,哪吒身高六丈,换算成今天的计量有20米高。元末罗贯中写《三遂平妖传》,哪吒“三个头似三座青山,六支胳膊似六条峻岭,一开口,血泼泼露出四个獠牙”。且哪吒父子的关系后人也多有修改和延伸,真要追本溯源,画风唯美纯真的《哪吒闹海》是真正的颠覆者,而当下这个丑萌的“魔童”是出走半生后归来的“恶煞”,回归了这个人物原型的凶蛮,也带回了父慈子孝的命题。
就像孙悟空的形象,真要找原版的话,周星驰的《西游降魔篇》里的孙悟空更为贴近而不是六小龄童了。

而关于龙的形象,在网上是有一番争议的,有人认为这是丑化抹黑。

而对于这个观点的反驳,某乎已有用户作过详解。

据网友@螺旋真理解释道:中国龙文化的来源,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

关于屎尿屁和剧情突兀,这点亲王马伯庸也提到过,确实有点减分,我也赞同,不过关于剧情,导演在采访中表示,由于时间和经费的原因,确实删减许多,但瑕不掩瑜,这仍是今年最好的作品。

至于某些人说,国产的动漫电影,不是西游记孙悟空就是哪吒什么的,能不能出点新意?醉了,唯一一个有中国风而且好的却是功夫熊猫。
那一部狮子王的老梗,你就看得起劲?况且与其开辟一个新IP,像哪吒这样家喻户晓的神话人物冒的风险要更小点,此外,老祖宗留下的文化宝藏像座大山,可挖掘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这是国外羡慕不来的。
还有人说国产的动画片不知道为什么就感觉没有宫崎骏的有深度?宫崎骏的画风到剧情,看完后给人遐想的空间特别大,感觉能从里面不能说学到,而是看到很多有深度的东西,比如“小小人爱丽缇”唯美的画面和人与小人之间的情感,就是爱丽缇去偷方糖时候的一小段剧情都表现的是不浪费,不奢求的意思,而国产,貌似就是复仇,变强大之类的,欠的东西太多了,其实国内那些画家应该更往深的东西里发掘,一味表现显得特刻意,笨拙…

那我只想说,还得回归前文第一段那句,“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如何努力都不可能搬动。”带着偏见看国漫,自然在眼里全是缺点,这种行为又和哪吒里的那些村民有什么区别呢?
国产动画有着严重的断层期,日美漫又珠玉在前,它的每一次诞生就注定了受到偏见,如果这时候我们不支持一把,那它就真的死了,到时候又是劣币逐良币的死循环,届时你还在嘲讽:看吧,我就说国产动画都是垃圾!为什么我们没有优秀的动画电影?
因为你就是“垃圾人”!

《刺客伍六七》梅花十三有十二个姐姐,为何只有她随母亲离了家?
刺客伍六七第二季pv已出,观众盼望的三个谜题有望揭开
Extended reading.
[Lion Boys] Xiao Zhang Yang's Dreams
In his dreams, he was always fighting someone. Invariably, he was knocked to the ground and lost. Reality was the opposite of the dream; he won all the way, all the time, without ever losing. But this only made him more...
"COS at Comic-Con nowadays is really hard to understand!
At this time of the year, the domestic comic exhibition will begin to be held one after another, everyone will take the opportunity to carry out a good time to play a game, in which the COS of the comic exhibition has almost become the topic of discussion of every comic exhibition must...
What do new cosplayers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when they go to a comic convention? These points are the lessons summarized by the seniors
Near the summer, many places in China are opening up comic show activities, attracting the attention of many anime enthusiasts, for many just into the COS circle of the newcomers, the comic show is a bright...
Gelcoat cos have a unique charm and visual appeal, but the netizens' focus is embarrassing
In today's secondary yuan, cosplay has become a popular cultural phenomenon. Among them, gelsuit cosplay is even more unique in its charm and visual effect, su...
Gelcoat COS is obviously great, so why is it still rare at Comic-Con? There are only a few reasons
Gelcoat COS, a hot form of cosplay in recent years, has gained a lot of popularity for its chic look and unique visual effects, but this kind of COS appears at Comic Con...